中国报告网提示: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6-2022年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场产销调研及十三五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一、国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6-2022年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场产销调研及十三五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一、国家级经开区总体情况
截至2014年年底,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级经开区)共计218家,其中东部地区107家,中部地区63家,西部地区48家,全国国家级经开区区域分布更趋平衡。
2014年,全国215家国家级经开区(2014年年底前新升级3家未纳人统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545亿元人民币(如无说明,币种下同),第二产业增加值55694亿元,财政收人14607亿元,税收收人124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 1% , 8% , 10. 5% , 11. 7%,增幅分别高于全国(7. 4% ,7. 3 %、8. 6%和7. 8 %)1.7, 0.7, 1.9和3. 9个百分点;实际使用外资和外商投资企业再投资金额3854亿元,同比增长1. 5%;实现进出口总额50858亿元(其中,出口27913亿元,进口22945亿元),同比增长3.3%0国家级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第二产业增加值、财政收人、税收收人、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2% , 20. 5% , 10. 4% , 10. 5%和19. 2%。
二、运行情况及主要特点
(一)发展定位更加明确
2014年是党中央、国务院创办经济技术开发区30周年。9月4日,商务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召开全国国家级经开区工作会议,汪洋副总理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汪洋副总理在讲话中指出,国家级经开区要由追求速度向追求质量转变,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由同质竞争向差异化发展转变,由硬环境见长向软环境取胜转变,加快实现转型升级、创新发展。10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提出要努力把国家级经开区建设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和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成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培育吸引外资新优势的排头兵,成为科技创新驱动和绿色集约发展的示范区,进一步明确了国家级经开区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定位。
(二)经济发展保持较强劲增长
经过30年发展,国家级经开区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特别是近十年来,国家级经开区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快速增长,高于全国平均增幅。2014年,215家国家级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第二产业增加值、财政收人、税收收人等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分别比全国增幅高1. 7,0.7, 1.9、和3. 9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增速比2013年高1. 6个百分点。实际使用外资和外商投资企业再投资增幅比2013年回落9个百分点。
(三)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依托已有的产业基础和资源察赋,通过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国家级经开区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明显,形成了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化工等主导产业,在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4年,全国215家国家级经开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 4万亿元,其中,总产值最高的行业为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分别为28314亿元、23403亿元、17439亿元和13547亿元,占国家级经开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为14. 3% , 11. 9% , 8. 8%和6. 9%。
从工业产品产量来看,2014年,26种重点工业产品中,原油加工量完成9128万吨,化学药品原药10I万吨,单晶硅和多晶硅产量61万吨,钢材制品产量10843万吨,汽车产量1318万辆,电气机械及器材中电子计算机整机产量3096万台,移动通讯手机产量3. 7亿部,彩色电视机产量2411万台。
(四)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国家级经开区大力推动科技创新,聚集科技创新要素,成为中国创新资源的重要载体和高新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基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达到12645亿元,占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31. 2%。国家级经开区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战略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值不断提高。
(五)绿色发展水平日益提高
国家级经开区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将绿色发展作为发展主线,积极创建各类绿色生态园区。2014年,5家国家级经开区通过验收,被命名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截至2014年年底,共有20家国家级经开区被正式命名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近年来,商务部深人开展经贸领域节能环保国际合作,着力建设国际合作生态园,取得积极进展。2014年,商务部分别与法国、意大利和芬兰等3国签署了共同支持建设国际生态园合作谅解备忘录,分别设立了中法沈阳生态园、中法成都生态园、中意海安生态园、中意宁波生态园和中芬北京生态创新园。与瑞典、丹麦、英国、加拿大等国的合作也在稳步推进中。国际合作生态园以园区形式开展了节能环保贸易投资合作,成为国家级经开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重要工作抓手,逐渐打造国家级经开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新示范和对外经贸合作新亮点。
文章内容如有错误,欢迎来电指正。本文由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报告网提示: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6-2022年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场产销调研及十三五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一、国